>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生态驱动药食同源资源高值转化 我校团队创新成果破解健康与资源难题

发布日期:2025-07-01 浏览量:

作者:曹朵 姜文婷  核稿:陈国梁


6月26日,在延安大学承办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中,生命科学学院食药功能团队核心成员曹朵副教授展示了其基于生态循环理念开发的药食同源资源高值化利用创新成果,为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与农业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创新方案。

团队聚焦农业废弃物的生态价值挖掘,以药食同源植物酸枣叶为突破口,通过自主研发的超声辅助-响应面法(UAE-RSM)绿色提取工艺,高效富集酸枣叶总黄酮(SJL-TF),建立“绿色提取纯化-精准成分解析-病理干预机制阐明”一体化链条。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证实SJL-TF通过调节免疫、修复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及黏膜屏障,显著缓解UC推动UC的治疗对症治疗病因生态干预的策略转变。该技术体系大幅降低了能耗与溶剂污染风险,有力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成果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国际期刊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IF=9.7)。

此前团队聚焦车前草、木瓜叶等资源,创新开发绿色提取与精准分析技术。一是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ILs-MAE)技术,显著提升多酚得率45%以上,同时有效降低化学残留;二是建立的UPLC-QQQ-MS/MS多反应监测技术,实现了复杂基质中10种关键黄酮单体的精准定量分析,并据此构建了“成分-活性”生态关联模型。相关成果发表于Food Chemistry X、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食品科技领域国际顶刊。

研究将生态循环理念贯穿于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以生态学视角重构资源利用链条,从农业废弃物的绿色提取、活性成分的生态效应解析到基于生态机制的疾病干预验证,形成“资源—技术—健康”闭环。同时,曹朵老师带领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获得国家级铜奖和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相关技术有效推动了区域特色生态资源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为黄土高原特色资源的高值化、生态化开发利用提供示范。

相关论文链接:

1.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https://doi.org/10.1016/j.ultsonch.2025.107279

2.Food Chemistry: X, https://doi.org/10.1016/j.fochx.2024.101500

3.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016/j.lwt.2024.116405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圣地路580号

联系电话:0911-2650173

邮编:716000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科技处